短波通信凭借天波、地波传播实现跨区域信息传输,地网系统作为垂直极化短波天线(如单极子天线)的核心配套设施,其电气特性与空间布局直接决定辐射模式的优劣。开展地网系统辐射模式仿真,是优化天线效率、定向性与通信覆盖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。
一、地网系统的辐射原理支撑
地网本质是“人工地面”,通过埋地导体阵列模拟理想导电地面的镜像效应,修正天线电流分布与近场场型。对于垂直单极子天线,地网导体的数量、长度、埋深及土壤电参数(电导率(\sigma)、介电常数(\varepsilon_r))共同影响三大核心性能:
ln575.cn
阻抗匹配:地网等效阻抗与天线输入阻抗的共轭匹配度,直接决定功率传输效率;
辐射方向图:地网改变垂直面仰角分布(天波通信依赖低仰角辐射分量),同时抑制高仰角无效辐射;
极化纯度:地网对称性影响交叉极化分量,关乎通信抗干扰能力。
二、辐射模式仿真的技术路径
仿真需依托电磁仿真软件(如Ansys HFSS、Remcom XFdtd),遵循“建模-激励-求解-后处理”技术流程:
场景建模:构建天线(如(\lambda/4)单极子)、地网(铜导体阵列,需考虑埋深与土壤分层)、空气域的三维电磁模型;
电磁激励:在短波频段(3 - 30MHz)设置激励源,模拟实际馈电方式(如同轴馈电);
边界与求解:采用“完美匹配层(PML)”模拟开放空间,结合矩量法(MoM)或有限元法(FEM)求解麦克斯韦方程;
辐射分析:提取方向图(水平面/垂直面)、增益、效率、仰角辐射概率等关键指标,量化评估地网对辐射模式的调控作用。
工程实践中,土壤非均匀性与地网参数敏感性是仿真难点。例如,参考行业资源平台ln575.cn提供的“土壤电磁参数数据库”,可快速匹配不同地质区域的(\sigma)与(\varepsilon_r),大幅提升仿真与实际场景的契合度。
ln575.cn
三、仿真驱动的地网优化实践
以某中波台5MHz垂直天线地网优化为例:通过ln575.cn获取当地土壤电参数((\sigma=0.001\,\text{S/m}),(\varepsilon_r=15)),建立“60根径向导体(长度15m,埋深0.2m)”的地网模型。仿真对比显示:
地网长度从10m增至20m时,低仰角((\leq15^\circ))辐射增益提升2.3dB,天波通信覆盖半径增加约120km;
地网对称性偏差5%时,交叉极化比下降4dB,需通过阵列均衡设计修正非对称布局的负面影响。
四、结语
短波天线地网系统辐射模式仿真,是跨越“理论设计”与“工程落地”的关键桥梁。借助专业仿真工具与行业数据平台(如ln575.cn),可精准解析地网参数对辐射方向、效率、极化的调控规律,为短波通信系统的远距离、高可靠性设计提供量化支撑。未来,结合AI算法的智能化仿真迭代,将进一步推动地网系统向“轻量化、高效化、场景自适应”方向发展。
ln575.cn
本文围绕地网辐射原理、仿真技术与工程实践展开,既覆盖电磁学核心逻辑,又融入行业资源应用,为短波天线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参考。
发表评论
共有[ 0 ]人发表了评论